2025, 31(1):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285
摘要:熟知鼻窦相关解剖是安全有效地开展内镜鼻窦手术(ESS)的前提,而鼻窦解剖存在极大的变异,因此鼻科医生在ESS术前均需细致阅片。筛窦的气化变异决定了ESS中各个鼻窦开放的难易程度,因此术前识别筛窦的气化变异尤其重要。后组筛房也具有极大的变异特征,可以向眶上、眶下以及蝶骨体不同区域扩展。我们基于前期研究以及近期文献,将后组筛房扩展的影像解剖做一回顾,主要包括其气化来源、所在位置、毗邻结构和内镜手术学意义等,希望提升鼻科医师对此类变异的认识。
2024, 30(1):60-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2504
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维生素D水平状况,探讨性别、年龄、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10月—2021年9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08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所有BPPV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15.31(10.68, 21.03)ng/mL。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各个季节血清25(OH)D水平,男性高于女性,61~70岁年龄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夏季血清25(OH)D水平最高,夏秋季明显高于冬春季。所有纳入研究的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146例(70.19%);维生素D不足41例(19.71%);维生素D充足21例(10.10%)。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和季节均能影响维生素D水平。结论 北京地区BPPV患者维生素D缺乏较为普遍,性别、年龄和季节对维生素D水平有影响。
2023, 29(3):49-5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3014
摘要: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特征,探讨临床诊断治疗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研究48例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情况、检查方法、检查次数、治疗次数、疗效、复发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进行分析,并与同期50例原发性BPPV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治疗次数、复发率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首次检查确诊率(P=0.019)、社会活动恢复情况(P=0.000)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临床建议给予多次裸眼检查或多次复诊观察眼震以明确诊断。BPPV伴幽闭恐惧症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但幽闭恐惧症患者在治疗后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受影响,需要给予关注。
2023, 29(2):101-10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43
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上颌窦气化分型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纳入 CT 结果显示鼻中隔偏曲且无鼻窦合并症的患者 100例,对照组为CT结果显示鼻中隔无偏曲患者60例。使用美国GE Light Speed 64层螺旋CT进行图像观测,观察上颌窦气化程度及鼻中隔偏曲的程度,比较鼻中隔偏曲与上颌窦气化之间的关系。采用 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鼻中隔偏曲患者中,54.0%(n=54)鼻中隔偏向右侧,46.0%(n=46)鼻中隔偏向左侧;鼻中隔偏曲角度5.4°~31.1°,平均(12.8±4.1)°,鼻中隔偏曲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性别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P<0.05),性别分布与鼻中隔正常的上颌窦气化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Ⅰ型和Ⅲ型上颌窦与鼻中隔偏曲角度之间存在相关性(r=0.27,P<0.05)。鼻中隔是否偏曲与上颌窦的气化分型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χ2=18.52,P<0.05)。结论 男性更容易出现鼻中隔偏曲及上颌窦过度气化。鼻中隔是否偏曲及偏曲角度增大会影响上颌窦的气化,即鼻中隔偏曲的人群较不偏曲人群更易出现上颌窦过度气化,鼻中隔偏曲角度较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上颌窦过度气化。
2022, 28(1):75-7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28
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NSD)对患者中鼻甲(MT)位置的影响及其对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8年2月—2019年12月因NSD行鼻中隔成形术联合MT手术的100例患者的鼻窦CT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GE医疗图像系统(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测量NSD的偏曲程度和鼻腔凹、凸侧MT的结构指标,分析MT结构指标与NSD的偏曲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鼻腔凸侧MT宽度(4.56±1.55) mm显著小于凹侧(7.01±1.75) mm (P<0.01),凸侧MT内侧缘距离中线的距离(5.04±1.37) mm显著大于凹侧(1.48±1.50) mm (P<0.01)。MT宽度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正相关(r=0.245;P<0.05),在凸侧呈负相关(r=-0.420;P<0.01)。MT到中线的距离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负相关(r=-0.430;P<0.01),在凸侧呈正相关(r=0.549;P<0.01)。结论 NSD患者凹侧MT代偿性肥大并向中线移位,凸侧MT适应性缩小并远离中线。在鼻中隔成形术中,对包括泡状中鼻甲(CB)在内的肥大MT有必要给予更多关注。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