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6):11-1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356
摘要:目的 对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大鼠模型的内耳原发病变和继发损害进行全方位定量评估。方法 16只(32耳)成年大鼠被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8耳)、鼓室注射庆大霉素(40 mg/mL)后7 d组(8耳)、鼓室用药后30 d组(8耳)及鼓室用药后60 d组(8耳)。受试大鼠的一侧耳被制作成全内耳膜迷路铺片用以定量评估各个感觉上皮区的毛细胞密度,另一侧耳被制作成颞骨矢状面切片用以定量评估耳蜗和前庭神经元密度及其外周端和中枢端神经纤维的密度。结果 对全耳蜗膜迷路铺片的毛细胞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后各观察时间点的毛细胞损害范围和程度基本相同,说明鼓室注射庆大霉素对毛细胞的一次性破坏没有对存活毛细胞发生明显的继发性破坏作用。对颞骨矢状面切片的内耳神经系统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随着鼓室用药后时间的推移,耳蜗和前庭神经元外周端神经纤维在毛细胞死亡后30 d已经消失殆尽,但是内耳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中枢端神经纤维在毛细胞死亡后30 d尚未发生病变,直到毛细胞死亡后60 d,内耳神经元及其中枢端神经纤维才表现出明显的继发性破坏。结论 在毛细胞缺失后,内耳神经元外周端神经纤维发生的退化早于内耳神经元细胞体及其中枢端神经纤维的延迟性破坏。外周端神经纤维的早期退化说明内耳神经元与内耳感觉上皮之间的神经联系已经完全丧失,中枢端神经纤维的继发性破坏证明内耳与中枢之间的神经联系彻底中断。
2024, 30(6):69-7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331
摘要:目的 从颞骨矢状面切片的观察角度,建立定量观察内耳毛细胞、神经元及其神经纤维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4只出生后45 d CBA/CaJ小鼠的颞骨,将2.5%戊二醛磷酸盐缓冲液灌入内耳腔并将颞骨浸泡固定6 h,再将颞骨浸入2%四氧化锇溶液中浸泡2 h。颞骨经脱钙、脱水及包埋后,沿着颞骨矢状面切取半薄切片(2 μm)并用0.5%甲苯胺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小视野范围内,对毛细胞、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进行定量观察。结果 从平行颞骨内侧壁的平面切片开始收集与观察。当切开颞骨内侧壁进入耳蜗神经孔和前庭上神经孔时,即可得到对应神经束及前庭下神经束中枢端神经纤维的横断切片。当切到椭圆囊斑和上半规管壶腹嵴及外半规管壶腹嵴的横断截面时,获得上述结构所含毛细胞的横断面切片,同时也获得前庭上神经元细胞体及其两端神经纤维的横断面切片。当切到球囊斑和后半规管壶腹嵴的横断截面时,获得其中所含毛细胞的横断面切片,同时也获得前庭下神经元的细胞体及其两端神经纤维的横断面切片。切到耳蜗骨性螺旋板的横断截面时,获得螺旋神经节外周端神经纤维的横断面切片。在切到蜗轴的横断截面,可获得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的横断面切片。本实验发现正常小鼠各个前庭感觉上皮区的毛细胞平均密度为(18.67±1.88)/180 μm。耳蜗底回中部单个疆孔内的螺旋神经节外周端神经纤维的数量为(57.83±9.09)根。耳蜗螺旋神经节和前庭上神经元及前庭下神经元的平均密度为(20.39±2.23)/0.007 5 mm2。耳蜗神经束和前庭下神经束及前庭上神经束的中枢端神经纤维的平均密度为(497.06±25.28)/0.007 5 mm2。结论 颞骨矢状面切片的观察角度有利于对内耳神经系统做出全方位的细胞学定量评估。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