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31(1):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285
摘要:熟知鼻窦相关解剖是安全有效地开展内镜鼻窦手术(ESS)的前提,而鼻窦解剖存在极大的变异,因此鼻科医生在ESS术前均需细致阅片。筛窦的气化变异决定了ESS中各个鼻窦开放的难易程度,因此术前识别筛窦的气化变异尤其重要。后组筛房也具有极大的变异特征,可以向眶上、眶下以及蝶骨体不同区域扩展。我们基于前期研究以及近期文献,将后组筛房扩展的影像解剖做一回顾,主要包括其气化来源、所在位置、毗邻结构和内镜手术学意义等,希望提升鼻科医师对此类变异的认识。
2023, 29(4):86-9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46
摘要:目的 报告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15例,探讨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鼻窦骨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6月—2022年4月行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阻力检查及眼科相关检查。手术均于全身麻醉鼻内镜下完成,根据CT确定筛窦骨瘤的位置和范围后确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完整切除筛窦骨瘤,术后门诊定期复诊,复查鼻窦CT、鼻内镜。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筛窦骨瘤,鼻窦CT显示筛窦骨瘤均彻底切除,随访5~48个月,患者术后鼻塞、面部胀痛、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术前减轻或消失,未发生明显眶内、颅内并发症,未见骨瘤复发。结论 术前鼻窦CT可确定骨瘤位置及范围,为鼻内镜手术提供良好保障,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有效、安全、微创,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2, 28(6):111-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478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鼻窦尤文肉瘤(ES)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筛窦ES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该患者为原发性筛窦ES,术前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患者接受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随访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儿童筛窦ES极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特征与鼻腔其他小圆细胞肿瘤相似,建议采用免疫标记物CD99+NKX2.2的方法诊断。鼻窦ES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案,预后较好。
2019, 25(6):610-6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8
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胎龄的胎儿鼻腔结构的解剖观察,了解鼻腔结构,尤其是筛骨各基板、气房发育规律及特点,为临床鼻窦外科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取9个(共18侧)24~38周胎龄的胎头标本,正中裂开后去除鼻腔黏膜,观察筛骨各基板层次以及基板间骨或软骨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结果①24~38周胎儿筛骨均同时存在钩突、中鼻甲、上鼻甲及最上鼻甲结构,最上鼻甲、筛骨水平板以软骨形式存在,各基板在顶部为软骨样组织与筛骨水平板融合在一起构成颅底,相邻基板在筛骨下方外侧壁上有骨性连接在一起;②钩突头端与筛泡上端有倒“U”骨板连接,且早期即可观察到额隐窝雏形;③筛骨外侧壁上骨质厚薄不一,相邻基板间存在多个骨性隆起和凹陷,且随胎龄增大而出现隆起明显和凹陷加深,这些骨性隆起所围成的凹陷即为早期的引流通道。结论通过显微解剖观察,在胚胎学上再次确认钩突与筛泡的骨性连接及基板层次,毗邻基板间在筛骨外侧壁上的骨性隆起(即连接板)将基板间划分为有序的引流通道,为临床鼻窦外科学建立解剖基础。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