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30(5):48-5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52
摘要:目的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术是目前鼻咽颅底病变微创手术的首选,但颈内动脉损伤是该手术的潜在危险。通过术前对患者CT资料进行多层面观测和图像三维重建,评估颈内动脉的走行及其与相关结构的空间关系,以便指导鼻内镜鼻咽及咽旁隙颅底手术。方法 选择40例(80侧)鼻咽及其周围颅底无病变表现的头部增强CT资料,在图像工作站上对不同层面中颈内动脉与周围骨性结构的关系进行测量,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内动脉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结果 在骨性下鼻甲层面中,骨性下鼻甲后缘、翼内板后缘、翼外板后缘、中线与颈内动脉的距离分别为(38.8±4.0)、(25.9±2.8)、(19.7±3.8)、(23.8±2.7) mm;骨性下鼻甲后缘及翼内板后缘的延长线与颈内动脉的夹角为(15.0±4.0)、(17.0±6.0)°。在后鼻孔下缘层面中,翼内板后缘与颈内动脉的距离和角度分别为(27.2±3.5) mm和(12.0±4.0)°。三维重建获得清晰的立体图像。颈内动脉颈段的走行40%发生变异,其中大部分为弯曲型,位于口咽至咽隐窝水平,突向咽后壁。结论 患者术前进行个体化CT三维重建能为经鼻内镜鼻咽颅底手术提供关键解剖信息,便于术中定位颈内动脉,提高手术安全性。人群中颈内动脉变异率较高,突向咽后壁,经鼻内镜鼻咽-咽旁颅底手术风险增高,术前应充分评估。
2022, 28(2):82-8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95
摘要:目的 探讨STOP-BANG问卷(SBQ)、下颌骨宽度及上气道不同层面CT测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疑似OSAHS患者60例,进行SBQ、下颌骨宽度测量、上气道多平面CT测量,同期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 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非OSAHS组、轻中度组、重度组3组;3组间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3组间SBQ、下颌骨宽度、软腭冠矢状径等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组SBQ分数明显高于轻中度组和非OSAHS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BQ分数、下颌骨宽度为OSAHS独立危险因素,下颌骨宽度联合SBQ诊断与单一SBQ作为诊断指标相比,可提高OSAHS初步筛查的灵敏度。结论 SBQ分数、下颌骨宽度、软腭后区冠矢状径、悬雍垂及舌后区冠状径均与OSAHS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BQ联合下颌骨宽度测量有助于OSAHS初筛,适合于门诊和手术患者OSAHS风险筛查。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