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牙源性鼻窦炎诊疗的现状与挑战

      2023, 29(1):15-2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475

      关键词:牙源性鼻窦炎上颌窦炎诊断治疗内镜鼻窦手术
      摘要 (669)HTML (768)PDF 1.36 M (873)收藏

      摘要:牙源性鼻窦炎(O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在单侧鼻窦病变中占比很高。多由牙周病、牙科治疗及种植牙等引起,表现为以鼻腔腥臭味、中鼻道稀薄灰白色脓液以及CT可见的根尖及窦底病变为主要特征。虽然OS是一个大家熟知的疾病,但是在诊断上缺乏具有共识性的标准,治疗上多学科协作不足,处理策略选择的依据不清,导致很多OS不能被准确识别和恰当治疗。因此,本文从疾病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其认识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一回顾,以促使OS临床治疗规范化。

    • 真菌球性上颌窦炎临床特征分析

      2022, 28(4):25-2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43

      关键词:真菌球性鼻窦炎分型鼻内镜手术疗效
      摘要 (704)HTML (285)PDF 1.14 M (44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不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9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术后随访,对其不同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根据临床资料可分为4种不同的临床特征:①单纯真菌球性上颌窦炎2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头痛、脓涕、涕血、鼻塞;术中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②无症状型15例:此型主要是体检或者其他疾病检查无意发现,鼻窦影像学特点有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特征,术中对上颌窦开放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③合并鼻息肉8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鼻塞、脓涕、头痛、头晕等症状。手术以切除鼻息肉,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④合并变应性鼻炎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涕血、鼻塞伴喷嚏、清涕、鼻痒等变应性鼻炎症状,术中可见病变窦腔内黏膜水肿,呈息肉样变。开放上颌窦并扩大窦口,术后给予变应性鼻炎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当病变位于上颌窦前、内下、底壁时,在0°内镜下加行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结论 根据真菌球性上颌窦炎其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型有利于精准诊治;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可以减少手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 上颌窦气化与牙源性上颌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2021, 27(1):71-7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247

      关键词:牙源性上颌窦炎牙槽突气化上颌窦发育
      摘要 (872)HTML (193)PDF 904.71 K (166)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上颌窦气化与牙源性上颌窦炎发病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鼻窦CT中双侧牙槽突骨质厚度、牙槽突气化深度,冠状位上颌窦高度及矢状位对角线长度,观察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双侧上颌窦气化程度的差异。结果 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患侧上颌骨牙槽突厚度:(5.67±1.79)mm,健侧上颌骨牙槽突厚度:(7.88±2.77)mm,患侧明显小于健侧。患侧牙槽突气化深度:(8.67±2.71)mm,健侧牙槽突气化深度:(6.31±3.78)mm,患侧明显大于健侧。双侧上颌窦高度及矢状位对角线长度无明显差异。健侧上颌骨牙槽突骨质厚度与牙槽突气化深度呈负相关关系,患侧上颌骨牙槽突骨质厚度与牙槽突气化深度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牙源性上颌窦炎患者上颌骨牙槽突部位存在双侧不对称性局部气化现象,导致患侧牙槽突骨质于上颌窦底一侧的吸收变薄,可能是牙源性上颌窦炎的易感因素。

    • 中鼻甲的形态学参数与慢性上颌窦炎的相关性

      2021, 27(2):138-14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04

      关键词:慢性上颌窦炎中鼻甲Lund-Mackay评分
      摘要 (439)HTML (379)PDF 853.24 K (58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鼻甲形态学参数与慢性上颌窦炎(CMS)的关系。方法 回顾90例双侧CMS患者和60例健康人的鼻窦CT,在上颌窦口层面测量中鼻甲长度及卷曲度,并比较两组的差异。采用Lund-Mackay评分评估CMS组的病情严重程度,将Lund-Mackay评分与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正常组和CMS组的中鼻甲长度分别为9.94(8.45,12.77)mm和8.97(7.05,11.69)mm,正常组的中鼻甲长度大于C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鼻甲卷曲度分别为5.47(3.82,7.29)mm和5.22(3.11,6.8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MS组上颌窦中,中鼻甲长度和卷曲度均与Lund-Mackay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186,P<0.05;r=-0.250,P<0.01);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中鼻甲卷曲度是影响Lund-Mackay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鼻甲长度与CM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中鼻甲卷曲度与CM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中鼻甲卷曲度较小的CMS患者病情更严重。

    • CT联合鼻内镜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

      2019, 25(1):60-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1012

      关键词:上颌窦炎|真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鼻内镜|诊断
      摘要 (98)HTML (0)PDF 779.00 Byte (345)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CT联合鼻内镜检查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CT初步诊断为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患者184例,再结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单纯CT、CT联合鼻内镜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者的准确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单纯CT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75.8%,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为93.0%,CT联合鼻内镜检查诊断真菌性上颌窦炎的准确率比单纯CT检查高17.2%,两者之间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于真菌性上颌窦炎的诊断具有重大价值,CT与鼻内镜联合诊断提高了真菌性上颌窦炎诊断的准确率,对临床诊治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培养观察

      2011, 17(4):244-247.

      关键词:上颌窦炎|细菌学|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用
      摘要 (1517)HTML (0)PDF 331.00 Byte (1775)收藏

      摘要:摘 要: 目的 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剂布地奈德(budesonide)对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的细菌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白兔48只,采用鼻腔置入Merocel高分子膨胀海绵并注入肺炎链球菌的方法建立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模型,10 d后取出鼻腔膨胀海绵,随机分成抗生素治疗组(A组)、抗生素加鼻用激素治疗组(B组)、鼻用激素治疗组(C组)及对照组(D组),每组各12只。分别于治疗2周及4周后每组各处死6只动物,获取上颌窦腔分泌物作普通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虽然A、B组上颌窦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于C、D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A、B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用糖皮质激素合并抗生素治疗兔急性细菌性上颌窦炎时,未见影响抗生素的抗菌效果。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