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鼻中隔偏曲对中鼻甲位置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2022, 28(1):75-7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28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成形术慢性鼻塞中鼻甲鼻腔结构解剖测量
      摘要 (748)HTML (482)PDF 1004.45 K (722)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NSD)对患者中鼻甲(MT)位置的影响及其对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18年2月—2019年12月因NSD行鼻中隔成形术联合MT手术的100例患者的鼻窦CT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GE医疗图像系统(Centricity Enterprise Web 3)测量NSD的偏曲程度和鼻腔凹、凸侧MT的结构指标,分析MT结构指标与NSD的偏曲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鼻腔凸侧MT宽度(4.56±1.55) mm显著小于凹侧(7.01±1.75) mm (P<0.01),凸侧MT内侧缘距离中线的距离(5.04±1.37) mm显著大于凹侧(1.48±1.50) mm (P<0.01)。MT宽度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正相关(r=0.245;P<0.05),在凸侧呈负相关(r=-0.420;P<0.01)。MT到中线的距离与NSD的偏曲程度在凹侧呈负相关(r=-0.430;P<0.01),在凸侧呈正相关(r=0.549;P<0.01)。结论 NSD患者凹侧MT代偿性肥大并向中线移位,凸侧MT适应性缩小并远离中线。在鼻中隔成形术中,对包括泡状中鼻甲(CB)在内的肥大MT有必要给予更多关注。

    • 中鼻甲的形态学参数与慢性上颌窦炎的相关性

      2021, 27(2):138-14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21004

      关键词:慢性上颌窦炎中鼻甲Lund-Mackay评分
      摘要 (432)HTML (354)PDF 853.24 K (57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中鼻甲形态学参数与慢性上颌窦炎(CMS)的关系。方法 回顾90例双侧CMS患者和60例健康人的鼻窦CT,在上颌窦口层面测量中鼻甲长度及卷曲度,并比较两组的差异。采用Lund-Mackay评分评估CMS组的病情严重程度,将Lund-Mackay评分与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究影响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正常组和CMS组的中鼻甲长度分别为9.94(8.45,12.77)mm和8.97(7.05,11.69)mm,正常组的中鼻甲长度大于CM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鼻甲卷曲度分别为5.47(3.82,7.29)mm和5.22(3.11,6.8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CMS组上颌窦中,中鼻甲长度和卷曲度均与Lund-Mackay评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186,P<0.05;r=-0.250,P<0.01);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中鼻甲卷曲度是影响Lund-Mackay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鼻甲长度与CM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中鼻甲卷曲度与CM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中鼻甲卷曲度较小的CMS患者病情更严重。

    • 泡性中鼻甲伴黏液囊肿1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2021, 27(4):461-4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44

      关键词: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中鼻甲
      摘要 (68)HTML (302)PDF 1010.05 K (194)收藏

      摘要:目的 提高对泡性中鼻甲(CB)及中鼻甲黏液囊肿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报道1例CB伴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随访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行鼻内镜下左侧CB外侧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好,鼻腔解剖结构清楚,鼻腔功能保留。结论 CB是一种常见鼻腔解剖变异,在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就诊时发现或在健康体检中发现,其发展缓慢,症状多样,临床上容易漏诊、误诊。外科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具体手术方式结合患者情况行个体化治疗。

    • 内镜下经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筛加鼻中隔入路经蝶垂体瘤手术观察

      2019, 25(3):261-26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8

      关键词:垂体瘤|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内镜|中鼻甲基板
      摘要 (43)HTML (0)PDF 1.07 K (217)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筛加鼻中隔入路经蝶窦垂体瘤手术的效果。方法50例垂体瘤患者内镜下经一侧或双侧中鼻甲基板开放后筛后加鼻中隔后段切除暴露蝶窦前壁,继之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切除垂体瘤。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脑脊液漏、尿崩、颅内感染、神经功能损伤),术后鼻腔功能以及肿瘤全切和死亡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2.2 h,出血量245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 d,术中1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即时修补后无持续脑脊液漏发生;尿崩3例;嗅觉减退/丧失12例;术后垂体功能低下4例;无视神经损伤及颅内感染。因肿瘤压迫或卒中导致的视力下降术后均有改善。肿瘤全切率86%(43/50),无死亡病例。结论内镜下经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开放后组筛窦加鼻中隔后段部分切除后充分开放蝶窦前壁显露鞍底及蝶窦内解剖结构,继而切除垂体瘤的方法,视野清晰、肿瘤全切率高、微创安全、对鼻腔鼻窦功能保护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研究

      2014, 20(2):131-133.DOI: 1007-1520.201402010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中鼻甲|鼻内镜检查|CT扫描
      摘要 (729)HTML (0)PDF 902.00 Byte (1682)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鼻甲垂直部上下径的长度(中鼻甲长度)与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为术中处理中鼻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CT和鼻内镜检查结果,对106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的中鼻甲垂直部长度进行对比分析。对慢性鼻窦炎的CT结果进行Lundmackey评分,对两组中鼻甲长度进行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对慢性鼻窦炎程度与中鼻甲长度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慢性鼻窦炎组中鼻甲长度为(23.9198±3.4611)mm,对照组中鼻甲长度为(21.3600±2.9900)m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8,P<0.01);慢性鼻窦炎患者Lundmackey评分结果为(5.9198±2.5603)分,鼻甲长度与Lundmackey CT评分呈正相关(r=0.253,P=0.000)。结论中鼻甲垂直部的长度与慢性鼻窦炎发生有相关性,中鼻甲过长可能也是导致慢性鼻窦炎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术中可根据中鼻甲的长度适当处理。

    • 鼻内镜手术中的中鼻甲的处理

      2013, 19(5):430-432.

      关键词:

      中鼻甲|鼻内镜手术|鼻窦炎

      摘要 (1114)HTML (0)PDF 748.00 Byte (185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中的中鼻甲处理技巧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39侧)和对照组48例(54侧),观察组强调中鼻甲的处理上尽可能保障中鼻甲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相对正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Messerklinger术或wigand术式。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中鼻甲的稳定性,中鼻道狭窄或粘连的发生情况以及按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9,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LundKennedy评分为(1.89±1.31)分,低于对照组(2.48±1.42)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1,P<0.01)。术后观察组中鼻甲结构良好稳定,中鼻甲轻度外移、中鼻道狭窄、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种情况的发生率分别为83.2%、4.1%、6.7%,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44.9%、21.6%、10.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P<0.01)。结论保障中鼻甲空间结构和形态上的相对正常有助于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6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