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6):69-7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07
摘要:目的 探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DISE)检查状态下腭咽、口咽、舌根和会厌(VOTE)评分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95例OSAHS患者,均行DISE检查,由两名经验相近的医师进行VOTE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评价两名医师评估OSAHS患者总VOTE评分的一致性。并比较不同临床参数患者VOTE评分,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95例OSAHS患者4个阻塞平面总VOTE评分为(4.07±0.81)分,其中腭咽平面评分(1.49±0.13)分,以环形阻塞为主;口咽平面评分(1.38±0.15)分,均为左右阻塞;舌根平面评分(1.05±0.10)分,均为前后阻塞;会厌平面评分(0.15±0.02)分,均为左右阻塞;两名医师评估OSAHS患者腭咽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12(95%CI为0.846~0.972),评估口咽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26(95%CI为0.871~0.984),评估舌根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75(95%CI为0.891~0.990),评估会厌平面评分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89(95%CI为0.912~0.998,P<0.05);不同体质指数(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OSAHS患者总VOT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均为OSAHS患者总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OSAHS患者DISE检查状态下VOTE评分体系中,腭咽平面、口咽平面及舌根平面评分较高,总VOTE评分的影响因素包括BMI、麻醉诱导方法、Fridman分型、OSAHS严重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
2022, 28(5):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54
摘要:目前在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诊疗中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不同科室、各级医生对该病的认知和诊治存在不同的理解和偏差。本文针对不同版本国内指南的异同、结合患者的诉求、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存在的一些疑问进行评述和总结,以期更多的同道能一起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为最终实现该病的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治疗而努力。
2022, 28(5):11-1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23
摘要:目的探讨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5月诊治的20例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岁。入院后行相关检查排除手术及全麻禁忌,均行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6~24个月复查睡眠监测。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 术后13例(65%)患者有效,7例(35%)患者无效,但此7例无效患者手术前后E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Ⅲ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舌根中线部分切除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疗效较好的手术方式。
2022, 28(5):15-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13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耳鸣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OSAHS患者71例,根据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组,比较各组间耳鸣的发生率及各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氧饱和度、血压、平均听阈(PTA)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AHI、BMI、最低血氧饱和度与耳鸣发生的相关性。结果71例OSAHS患者中,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41例;轻度缺氧41例,中度缺氧18例,重度缺氧12例。无耳鸣者42例,有耳鸣者29例。29例伴有耳鸣患者中,听力损失:轻度9例,中度3例,重度17例,听阈值以4~8 kHz为主。轻、中、重度OSAHS组耳鸣发生率分别为:44.4%(6/14)、58.3%(9/16)、34.1%(14/41)。结论OSAHS患者更易损伤高频听力,OSAHS患者耳鸣的发生率与其严重程度无关。OSAHS患者耳鸣的发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22, 28(3):47-5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39
摘要:目的 探讨腭咽成形术后锻炼咽腔与颏舌肌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6月将收治的80例行腭咽成形术的OSAHS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实施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B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进行咽腔与颏舌肌锻炼,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标、睡眠状况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B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A组75.00%(P<0.05)。治疗后,B组的夜间血氧饱和度高于A组(P<0.05),B组的低通气指数、呼吸暂停指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均低于A组(P<0.05),B组的实际睡眠时长较A组更长(P<0.05),B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较A组更低(P<0.05),B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在手术基础上采取咽腔与颏舌肌锻炼方法对OSAHS进行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夜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状况,改善其睡眠状况,使其生活质量提升,疗效显著。
2020, 26(4):448-45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21
摘要: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PM)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收治的以经常性睡眠打鼾为主诉的儿童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7.0±2.6)岁,应用PM与多导睡眠监测仪(PSG)对患儿进行整夜同步睡眠呼吸监测,同时完成儿童OSAHS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表(OSA18),分析PM灵敏度及特异性,对比分析两种睡眠监测仪临床各参数的相关性,以及OSA18问卷与AHI相关性。结果以PSG监测结果为标准,在儿童OSAHS 监测诊断中,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单纯鼾症2例,轻度5例,中度12例,重度17例;PM分析单纯鼾症1例,轻度6例,中度10例,重度19例,PM的灵敏度为97.1%,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97.2%;两种睡眠监测仪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及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有相关性,OSA18问卷与PM及PSG监测的AHI呈正相关性(r=0.875、0.874,P均<0.05)。结论PM辅以OSA18问卷调查在儿童OSAHS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PM与PSG各项指标相关性良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20, 26(5):559-5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5017
摘要:目的探讨驻地基层官兵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收回有效问卷的3 634名男性驻地基层官兵进行分析。对打鼾≥2级和(或)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9分者172例可疑患者,进行至少1次≥7 h 的夜间PSG 监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OSAHS组和单纯鼾症组(非OSAHS组)。对年龄、颈围、腰围、体重指数(BMI)、上气道异常、打鼾家族史、吸烟情况、饮酒情况、高脂血症和ESS评分等12个因素与OSAHS发生的关系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2 例患者中OSAHS 者为146例,占鼾症患者的84.88%,为调查人群的4.0%。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打鼾家族史、年龄、BMI、颈围、腹围、上气道异常和高脂血症是OSAH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打鼾家族史、年龄、吸烟史、颈围、腹围和上气道异常是OSAH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打鼾家族史、年龄大、颈围、腹围增粗、长期吸烟及上气道异常为基层官兵OSAHS的危险因素,应在征兵及工作保障中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019, 25(2):200-203.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2021
摘要:目的探讨粉尘螨抗原滴剂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OSAHS)合并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经鼻正压通气(nose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门诊筛选66例同时患有对粉尘螨过敏的持续性AR和中重度OSAHS的且应用nCPAP治疗的成人患者(年龄>18岁),均给予粉尘螨抗原抗过敏正规治疗1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nCPAP的95%有效使用压力值、每晚nCPAP治疗的时间、在不应用呼吸机时的每小时鼾声指数及嗜睡程度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pworth slepp iness scale,ESS)评分。结果合并粉尘螨抗原阳性AR的中重度OSAHS患者经正规抗过敏治疗后,患者使用nCPAP的95%有效压力值,由(12.76±3.68)cmH2O降至治疗后的(8.83±2.62)cmH2O(P<0.05),每晚使用时间由(4.58±1.69)h增加至(6.83±2.36)h(P<0.05),不用呼吸机状态下每小时鼾声指数由治疗前的(386.67±50.68)次/h降至(268.82±32.58)次/h(P<0.05),嗜睡程度ESS评分由(22.36±1.28)分降至(15.68±1.02)分(P<0.05)。结论粉尘螨抗原滴剂能够降低合并AR的中重度OSAHS患者使用nCPAP的有效压力值,增加其使用时间,改善其鼾声指数,减轻白天嗜睡程度,能够提高患者对nCPAP治疗的依从性。
2019, 25(6):655-65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17
摘要: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严重程度与睡眠质量及白天嗜睡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5月—2018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OSAHS的患者257例,分为轻、中、重3组,用Epworth嗜睡(Epworth sleeping scale,ESS)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分别评价患者的嗜睡程度和睡眠质量,共253例患者完成量表。将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rhypopnea index,AHI)与嗜睡程度、睡眠质量进行比较,评价其相关性。结果患者AHI与白天嗜睡程度呈正相关(r=0.249, P<0.001);与PSQI量表中主观睡眠质量(成分Ⅰ)呈正相关(r=0.261, P=0.004);与日间功能障碍(成分Ⅶ)呈正相关(r=0.127, P=0.025)。PSQI总体睡眠质量评分与ESS的嗜睡程度呈正相关(r=0.214, P=0.001)。结论AHI、白天嗜睡、睡眠质量三者均只能从各自角度反映OSAHS患者的严重程度。在评估OSAHS患者严重程度时,三者不能互为替代,要相互结合、综合评价。
2018, 24(2):145-147.
摘要:目的探讨多导睡眠监测在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 620例患者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分析结果并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监测成功4 597例,失败23例。其中符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3 884例,单纯鼾症患者638例,失眠患者35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7例,夜间呻吟症患者1例,夜间磨牙症患者6例,周期性肢体运动病患者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3例,发作性睡病患者6例,重叠综合征患者5例。结论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众多睡眠疾病的客观有效检查手段,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