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28(1):18-2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52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变应性鼻炎(AR)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0例经规范的药物和(或)免疫治疗1年以上疗效欠佳的中重度常年性AR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双侧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选取同一时期上述疗效欠佳的30例AR患者作为对照组,继续接受药物治疗。根据中重度常年性AR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对主要症状进行治疗前后VAS评分,通过积分法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术后1年进行随访评价,对照组有效6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20.00%;观察组有效2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两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塞、鼻漏、喷嚏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活动性鼻出血、干眼及腭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高选择性鼻后神经丛切断术治疗中重度常年性AR短期内疗效确切,能够完全切断鼻后神经的3个主要分支及细小分支,有效避免损伤翼腭窝内容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022, 28(1):22-2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425
摘要:目的 了解重庆西南地区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该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0年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进行变应原检查患者4 199例,按照年龄、检测时间和性别等统计各变应原阳性率,分析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①在4 199例疑似AR患者中,其中症状、体征和皮内试验(IST)结果相符合的总共有3 488例,整体阳性率为83.07%;②排列前3位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户尘螨、粉尘螨和多价昆虫;③总体而言,夏季的总阳性率最高,季节之间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11,P<0.001);④男女患者的变应原总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P=0.001),但绝大部分变应原阳性率与性别无相关性;⑤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逐渐减低;各年龄组的总体阳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⑥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的分布显示,三重变应原阳性位列首位(11.70%)。结论 重庆西南地区的主要变应原为户尘螨,变应原的总体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季节以及年龄有关。
2020, 26(6):712-71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6024
摘要:目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一种强活性的内源性磷脂介质,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释放,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在变应性鼻炎(AR)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发现,PAF作为潜在的相关炎症介质,可以通过影响炎性细胞的趋化作用,改变鼻腔黏膜血管通透性及气道反应性并影响腺体的分泌,从而对AR一些症状的产生起着较关键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证明,使用PAF抑制剂是干预AR症状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国内关于PAF抑制剂在AR中的应用研究相对甚少。本文就近年来血PAF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019, 25(6):595-59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6005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儿在经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ul immunotherapy,SLIT)后的起效时间及客观指标变化。方法对282例接受2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AR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为中重度粉尘螨AR患者,且均接受标准化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并辅以对症药物治疗。其中2~5岁年龄组83例,6~9岁年龄组102例、10~13岁年龄组97例。统计3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3、6、12、24个月时的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 TNSS)、药物总评分(total medication score, TMS)、视觉模拟量表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水平。结果①全体患儿在接受SLIT治疗3个月后TNSS、TMS和VAS都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比较,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70,P均>0.05);②经各不同年龄组间比较,2~5岁组与10~13岁组在治疗3个月时,TNSS、VAS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3.09、3.99, P<0.05);③接受SLIT半年后的EOS较基线明显下降(Z=-4.544,P<0.05)。结论舌下粉尘螨滴剂治疗3个月后,不同年龄组患儿均观察到疗效,高龄儿童组起效更快;加强对3~12个月龄患儿宣传教育和管理有利于提升和巩固疗效;EOS水平的变化与免疫治疗相关。
2014, 20(1):33-35.DOI: 1007-1520.201401008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确诊且符合入选条件的13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给予集体教育及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对照组仅告知药物用完后复查,观察期为12个月。比较两组间患者对变应性鼻炎相关知识问卷的得分情况及两组患者主观上愿意配合治疗患者的百分比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对变应性鼻炎一般知识、药物治疗和个人防护相关知识的问卷得分增加情况及主观上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AR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