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63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研究进展

      2025, 31(1):36-4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4104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手术嗅觉功能
      摘要 (20)HTML (26)PDF 895.06 K (64)收藏

      摘要:嗅觉功能障碍是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就诊时的常见主诉之一,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引起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内镜鼻窦手术(ESS)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ESS对伴嗅觉功能障碍的CRS患者嗅觉改善的有效率为25%~100%,变化范围较大,而影响CRS患者嗅觉功能的各项主客观指标也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对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嗅觉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鼻骨截骨术的临床进展及其在功能鼻整形中的应用

      2025, 31(1):46-5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525057

      关键词:鼻整形鼻骨截骨术保留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
      摘要 (25)HTML (45)PDF 1.10 M (34)收藏

      摘要:骨性鼻锥位于鼻部的上1/3,是构成鼻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驼峰鼻畸形、歪鼻畸形、创伤鼻畸形的整形修复往往涉及骨性鼻锥重建与塑形。鼻骨截骨术在现代鼻整形术诞生之初便已存在,其通过骨凿切开并移动骨质,达到骨性鼻锥塑形的目的,是经典的鼻整形手术操作。鼻骨截骨术依据截骨路径分为外侧截骨术、内侧截骨术、内侧斜行截骨术、中间截骨术、横向截骨术。传统的鼻骨截骨术在盲视下操作,精准性差且学习曲线漫长,随着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内镜技术、动力设备、压电设备逐渐应用到鼻骨截骨术中,使鼻骨截骨术变得可视和精准。鼻骨截骨术也与保留鼻整形理念相融合,更好地发挥功能保护作用。本文介绍了鼻骨截骨术的解剖基础、临床分类以及最新的临床进展,同时介绍鼻骨截骨术在保留鼻整形中的应用和进展,为广大鼻整形医生提供参考。

    •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整形再造与功能重建诊疗体系的建设与进展

      2024, 30(6):1-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912

      关键词:外中耳畸形功能性耳再造诊疗体系
      摘要 (115)HTML (415)PDF 891.43 K (1005)收藏

      摘要: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是头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廓外观异常,常伴发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除需关注外中耳畸形的诊断分类及整形再造外,还要同时考虑听觉功能的评估和重建。本文将从耳廓畸形的分类、耳模矫正、耳整形、耳廓再造、外耳道与中耳畸形的成形和再造以及功能性耳再造技术等方面,具体阐述先天性外中耳畸形功能耳再造诊疗体系的发展、建设历程以及相关技术进展。

    • 功能性鼻整形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

      2024, 30(1):41-4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09

      关键词: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结构性鼻整形保留性鼻整形鼻腔通气
      摘要 (149)HTML (141)PDF 1.01 M (437)收藏

      摘要:现代鼻整形技术发展至今历时百余年,期间耳鼻咽喉科医生和整形外科医生分别在各自领域推动鼻整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现代鼻整形技术的发展历程与临床进展,包括由鼻科学中发展出的功能性鼻整形和整形外科学中发展出的美容性鼻整形。鼻整形技术由开始的切除性鼻整形发展至结构性鼻整形,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保留性鼻整形,功能保护的重要性在鼻整形中愈来愈被认识。随着学科的发展与融合,功能性鼻整形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拓展,以适应未来鼻整形领域的发展。

    • 支架移植技术在功能性鼻整形中的应用进展

      2024, 30(4):51-5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295

      关键词:功能性鼻整形鼻中隔鼻阻塞软骨移植
      摘要 (65)HTML (164)PDF 1.05 M (206)收藏

      摘要:功能性鼻整形旨在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同时改善鼻部美学形态。支架移植技术是结构鼻整形的基础,目前在功能性鼻整形中亦被广泛运用。通过支架移植扩大鼻瓣角并支撑鼻侧壁等,能有效改善鼻腔通气。本文回顾鼻中隔支架、上外侧支架和下外侧支架等多种功能性鼻整形相关支架移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中隔撑开移植(SSG)和中隔延伸移植(SEG)适合鼻中隔偏曲患者改善鼻腔通气功能。蝶形移植(BG)和上外侧展开移植(ULSG)可有效降低内鼻阀气流阻力并防止外侧壁塌陷。外侧脚支撑移植(LCSG)和鼻翼缘移植(ARG)适合对外鼻阀形态和通气功能进行同步改善。人工合成材料在支架制作中的应用以及鼻内镜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尽管如此,功能性鼻整形仍需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设计,未来需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以验证不同技术的远期有效性。

    • 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结构参数差异及其与日间脑功能状态的关系

      2024, 30(5):55-62,6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39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结构参数日间脑功能状态年龄
      摘要 (71)HTML (40)PDF 1.05 M (100)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结构参数差异及其与日间脑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200例OS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5岁),老年组(>65岁),按1∶1∶1匹配后,3组患者均纳入48例并比较临床资料,包括多导睡眠监测(PSG)睡眠结构参数、静息态脑电波(rs-EEG)测量日间脑功能状态定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结构参数与日间脑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年龄层对PSG结果及脑功能状态的诊断价值。结果 中年组患者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快速眼动睡眠(REM)期比率、脑混沌指数、外专注指数、内专注指数均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中年组慢波睡眠次数、内源性焦虑指数、反应速度指数较青年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慢波睡眠次数、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及REM期比率是不同年龄OSA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波睡眠次数与脑混沌指数、反应速度指数、内专注指数呈负相关;快波睡眠次数和N2期睡眠比率与脑混沌指数、外专注指数呈正相关;REM期比率与脑混沌指数、内源性焦虑指数、内专注指数呈正比。在中年组中,当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15、≥30次/h时,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及REM期比率对其诊断OSA及严重程度有高度预测价值;在青年组和老年组中,AHI≥30次/h时快波睡眠次数可高度预测青年组患者诊断中度、重度OSA价值,N2期睡眠比率和REM期比率可高度预测老年组患者诊断中度OSA价值。结论 OSA患者睡眠及脑状态在不同年龄分层中有显著差异性,41~65岁OSA患者睡眠质量最差且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明显,41~65岁患者睡眠结构慢波睡眠次数、快波睡眠次数、N2期睡眠比率、REM期比率紊乱对日间脑功能的诊断价值最高。

    • 功能性鼻整形的解剖学进展

      2024, 30(2):65-7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111

      关键词: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鼻部解剖解剖分析
      摘要 (148)HTML (641)PDF 1.06 M (481)收藏

      摘要: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鼻整形外科因其需要同时改善患者鼻部的外观及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功能性鼻整形领域的解剖学进展,对鼻部与功能相关的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行回顾,为功能性鼻整形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 锌指蛋白114对鼻咽癌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

      2024, 30(6):81-8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07

      关键词:鼻咽癌锌指蛋白114生物学功能
      摘要 (35)HTML (72)PDF 1.95 M (59)收藏

      摘要:目的 明确锌指蛋白(ZNF)11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鼻咽癌中ZNF114表达,免疫组化验证ZNF114在鼻咽癌中的表达,通过MTT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EdU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ZNF114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 ZNF114在鼻咽癌中高表达,且与鼻咽癌组织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存在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ZNF114低表达在鼻咽癌的总生存率(O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无进展生存期(PFI)中的预后较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主要富集在钙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和原发性免疫缺陷等。免疫组化结果提示ZNF114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敲低ZNF114可以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增长及迁移侵袭能力。结论 ZNF114参与鼻咽癌的增殖及侵袭,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标志物。

    • 肾小球滤过率与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 30(2):85-8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087

      关键词:突发性聋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预后
      摘要 (136)HTML (184)PDF 917.84 K (21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突发性聋的相关性,并分析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突发性聋261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突发性聋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析突发性聋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①突发性聋患者的听力值(dB)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2);②eGFR水平在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听力损失类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eGFR水平和听力损失类型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④eGF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0.642~0.766),预测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约登指数为0.360时,最佳决策阈值为103.50 mL·min-1·1.73 m-2。结论 ①eGFR水平与突发性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听力损失类型有关。②eGFR水平和听力损失类型是突发性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4, 30(3):91-97.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107

      关键词:嗅觉功能障碍新型冠状病毒焦虑抑郁
      摘要 (54)HTML (104)PDF 883.36 K (132)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12月—2023年1月重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通过问卷收集信息,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定焦虑、抑郁情绪,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嗅觉功能。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纳入患者367例,其中感染后嗅觉功能障碍患者182例,无嗅觉功能障碍患者185例。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46.7%、63.2%,均高于无嗅觉功能障碍的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嗅觉下降持续时间长(OR=1.660)、嗅觉功能VAS评分高(OR=8.993)是产生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女性(OR=2.964)、嗅觉功能VAS评分高(OR=4.423)是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 SARS-CoV-2感染后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伴有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检出率更高,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改善和促进其心理健康。

    上一页123456
    共7页63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