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患者动态喉镜表现及嗓音学特点

      2020, 26(4):387-39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4008

      关键词:嗓音学|痉挛|发音障碍|嗓音参数|动态喉镜
      摘要 (99)HTML (0)PDF 1.02 K (48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内收型痉挛性发音障碍(SD)患者的动态喉镜下表现、嗓音学特点以及病因,并与正常人对比分析,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61例内收型SD患者的嗓音参数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嗓音参数,对比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51例为女性患者;61例患者中35例(57.4%)患者的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的分值>7;有明显心理因素或心理创伤的患者7例(11.5%)。患者发音时存在一些颈部及全身肌肉过度紧张的表现,动态喉镜下所有患者均无器质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双侧声带紧张并过度内收、喉部震颤,部分患者可见声门上结构向中间挤压靠拢。嗓音测试时所有患者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紧张性发音,基频(F0)及响度瞬间起伏,语音颤抖、嗓音挤卡、失去韵律,42例(68.9%)患者出现嗓音中断:患者读一段话的嗓音平均中断次数(1.9±2.0)次显著高于正常人(0.0±0.0)次(P<0.01);所有患者读一段话的朗读时间均值(21.5±4.8)s较常对照组的朗读时间均值(16.2±3.7)s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振幅微扰(shimmer)均值及基频微扰(jitter)均值为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患者的嗓音障碍指数(DSI)均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患者的最长发音时间(MPT)较正常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内收型SD患者大部分为女性,患者动态喉镜下会有一些特征性表现,患者的音质、音韵和流畅性较正常人有一定改变;患者的shimmer、jitter、DSI、MPT较正常人有显著差异。该疾病可能与胃酸反流有一定关系,少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心理因素。

    • 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分析及动态喉镜记波扫描评估

      2017, 23(5):413-417.

      关键词:声带麻痹|嗓音声学分析|动态喉镜|动态喉镜记波扫描
      摘要 (99)HTML (0)PDF 1.12 K (445)收藏

      摘要:目的以嗓音学分析方法评估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嗓音特征,探讨动态喉镜记波扫描(videostrobokymography,VSK)在评价声带麻痹患者声带振动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及30例嗓音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嗓音学检测,并进行动态喉镜检查生成喉记波图像,分析两种方法在诊断声带麻痹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嗓音学分析显示,单侧神经性声带麻痹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F0)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谱图主要见中频、高频区谐波声能减弱或消失,二、三共振峰(F2、F3)基本消失,噪声成分明显增加;低频区谐波及共振峰(F1)仍存在,呈现不规则、中断现象;最长发声时间(maximun phonation time,MPT),较对照组明显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SK图像中,正常对照组声带相位均基本对侧,黏膜波正常开放商为0.48;声带麻痹组的声带闭合相均未见声门闭合,开放商均为1。结论嗓音学分析可客观评估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特征。VSK是一种评价检查声带振动功能的有效方法,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