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5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

      2024, 30(3):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42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治疗复发个性化
      摘要 (188)HTML (2052)PDF 950.96 K (2686)收藏

      摘要:声门型喉癌占喉癌发病的70%,淋巴结转移少见。早期声门型喉癌常常引起声音嘶哑,就诊过程中,易于早期发现,在所有喉癌中预后最好。近10年来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关于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诊治经历20余次的更新,已逐步形成经口内镜下CO2激光手术或单纯放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喉功能保留和嗓音质量是衡量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目前开放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少,而首选CO2激光手术还是单纯放射治疗方案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本文将分别介绍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进展及个性化治疗选择的关键要点,并总结影响肿瘤复发的预后因素及预测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以期为指导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治疗及随访提供临床参考。

    • 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整体预后及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2024, 30(3):16-2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39

      关键词:早期喉癌低温等离子手术肿瘤学结果无病生存期
      摘要 (129)HTML (1929)PDF 1.80 M (2101)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整体预后情况,并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从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69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2~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并统计分析获得患者各项肿瘤学结果,包括DFS、总生存期(OS)、局部控制率(LC)、保喉率(LP)。结果 术后共计70例患者出现复发,40例死亡。所有患者总的1、2、5年DFS分别为89%(95%CI:86%~92%)、85%(95%CI:82%~89%)、80%(95%CI:76%~84%),中位DFS未到达。1、2、5年OS分别为97%(95%CI:96%~99%)、92%(95%CI:89%~95%)、89%(95%CI:85%~92%),中位OS未到达。且累及前连合显著影响患者DFS,但对OS没有影响。而ACI患者1、2、5年DFS分别为87%(95%CI:82%~92%)、82%(95%CI:77%~88%)、76%(95%CI:70%~82%)。而未侵犯患者1、2、5年DFS分别为92%(95%CI:87%~96%),89%(95%CI:84%~93%),85%(95%CI:79%~91%)。结论 等离子手术与CO2激光手术或是单纯放疗的疗效较为接近。累及前连合与术后肿瘤切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DFS的重要因素,并且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等离子手术并非禁忌。术前做好相应评估,在确认前连合区域外侧甲状软骨没有明显侵犯并且术前判断可以获得阴性切缘的情况下再考虑行等离子手术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 角蛋白4过表达对喉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24, 30(2):90-9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231

      关键词:喉癌KRT4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凋亡
      摘要 (59)HTML (170)PDF 1.33 M (194)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角蛋白4(KRT4)过表达对喉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KRT4过表达质粒,转染TU177喉癌细胞。实验共分 3 组:CON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Oe-NC组(阴性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空载体),Oe-KRT4组(目的基因实验组,转染KRT4过表达质粒)。通过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验证转染效率,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KRT4过表达对喉癌细胞活力、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结果提示Oe-KRT4组KRT4 mRNA和KRT4蛋白表达水平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CK-8法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活力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克隆数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迁移率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穿膜数显著低于CON组与Oe-N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Oe-KRT4组细胞凋亡率较CON组与Oe-NC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KRT4过表达能显著抑制喉癌细胞的活力、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喉癌细胞的凋亡,因此KRT4有望成为喉癌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不同方法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对比分析

      2024, 30(6):95-9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18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CO2激光术低温等离子射频喉切除疗效
      摘要 (26)HTML (73)PDF 785.88 K (101)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术,n=20)、B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n=20)、C组(喉切除术,n=20),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并发症、复发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视觉模拟评分(VAS)、黏膜恢复评分更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发声时间及住院天数更短,喉功能改善率更高,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CO2激光术可改善喉部功能、减轻疼痛,促进创面黏膜恢复、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累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2024, 30(6):117-12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4014

      关键词:喉癌前连合声门治疗
      摘要 (40)HTML (71)PDF 798.86 K (81)收藏

      摘要:早期声门型喉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恶性肿瘤,当肿瘤累及前连合时可能会引起复发及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通常采用放疗、手术等治疗方法,放疗除了常规放疗,还有分割放疗、调强放疗等方式,手术治疗则包括开放性手术、微创性手术[经口激光显微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TP-RFA)、经口机器人手术],不同的治疗模式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在临床上何种为最佳治疗模式尚有争议。本文对临床治疗累及前连合的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一系列治疗模式进行阐述,期望为确定最佳治疗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晚期喉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 30(5):122-126.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360

      关键词:喉癌喉保留细胞毒性药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摘要 (119)HTML (77)PDF 864.28 K (179)收藏

      摘要: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多数喉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预后通常较差,虽然切除全喉的手术治疗配合高强度放射治疗为喉癌患者提供了癌症治愈的机会,但切除全喉后可能导致患者失去语音能力、改变呼吸通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国内外喉癌治疗的不断深入研究,新的治疗技术如诱导化疗、放化同步治疗和生物治疗已经相继问世。本文通过对用于喉癌治疗的药物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3, 29(2):13-1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511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
      摘要 (366)HTML (372)PDF 996.91 K (289)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喉垂直部分切除术(VPL)治疗声门型喉癌的远期临床疗效,探讨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接受VPL治疗的548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手术治疗后的疗效,包括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其中男537例(98.0%),女11例(2.0%);年龄34~89岁,平均年龄(59.0±9.4)岁。T1期169例(30.8%),T2期316例(57.7%),T3期63例(11.5%)。3、5年和10年的OS分别为96.5%,92.1%和83.3%;3、5年和10年的DFS分别为93.2%,88.0%和79.6%。研究发现T分期越晚患者的生存率越差(P<0.001),肿瘤面积越大的患者生存率越差,在T2期和T3期内肿瘤面积越大的患者其生存率越差(P<0.05)。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影响患者OS和DFS的因素包括T分期、肿瘤面积和年龄>70岁。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大样本量的声门型喉癌接受VPL的远期临床疗效,患者获得了较理想的生存率。对于喉部支撑喉镜暴露欠佳的早期和经选择的T3期声门型喉癌可选择VPL,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考虑T分期、肿瘤体积和年龄。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咽瘘的效果观察

      2023, 29(2):26-3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079

      关键词:咽喉癌食管癌咽瘘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摘要 (553)HTML (244)PDF 1.13 M (228)收藏

      摘要:目的 评估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咽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1月于山东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喉癌、下咽癌、下咽癌合并食管癌、颈段食管癌行肿瘤切除并咽部直接吻合修补或使用组织瓣、管状胃、游离空肠等行咽部修复的患者117例,其中咽瘘者18例,咽瘘患者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处理咽瘘,分析其治疗过程及其术后疗效。结果 18例咽瘘患者中,发现咽瘘时间为术后第4~26天,中位时间9 d;咽瘘持续时间为10~52 d,中位时间20 d。所有咽瘘患者咽瘘口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方式保守治疗愈合,均无需再行手术修补。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可减轻咽瘘患者痛苦、减少医师换药操作时间、缩短咽瘘持续时间,减少咽瘘发展至手术修补的几率。

    • 可吸收胶原膜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2022, 28(5):45-4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2208

      关键词:声门型喉癌声带粘连可吸收胶原膜
      摘要 (742)HTML (357)PDF 1.10 M (253)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膜一期置入在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内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累及前联合的声门型喉癌患者19例,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肿瘤切除术,同期放置修剪合适大小可吸收胶原膜并经环甲膜固定,1~2周后根据胶原膜贴敷情况去除喉外固定缝线。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随访内容包括:声带创面恢复情况;前联合形态;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最长发音时间(MPT)及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SI)。结果① 术后随访时,除1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肿瘤残余复发,3例患者声带前三分之一粘连,其余15例患者均未出现呼吸困难且声带前联合获得良好三角形形态, 对比既往5例未放置可吸收胶原膜同分期患者,均获得满意的声门形态;②术后疼痛评分中17例(89.5%)轻度疼痛,2例(10.5%)中度疼痛,均无重度疼痛;③术后半年黏膜功能稳定后行嗓音功能评估,VHI手术前后(60.63±12.93 vs 19.37±5.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客观声学参数MPT手术前后(10.07±1.47 vs 14.40±1.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DSI手术前后(-1.52±4.20 vs 0.97±2.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一期置入可吸收胶原膜可预防累及前联合声门型喉癌切除术后双侧声带粘连,且患者术后疼痛感轻微,可促进患者术后喉功能的恢复,无不良反应发生。

    • Tiam1过表达调控喉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2022, 28(4):73-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73

      关键词:喉癌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侵袭转移体内外
      摘要 (66)HTML (214)PDF 1.66 M (212)收藏

      摘要:目的 前期研究显示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与喉癌临床预后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明确Tiam1对喉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上调Tiam1在喉癌细胞中的表达,观察Tiam1上调后对喉癌细胞体内外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通过质粒转染构建Tiam1稳定过表达的喉癌Hep-2细胞(Hep-2/Tiam1);本实验以pcDNA3(Mock)质粒作为转染对照。实验共分3组:空白对照组(Hep-2),转染pcDNA3(Mock)的Hep-2细胞株(Hep-2/Mock)和稳定转染Tiam1基因的Hep-2细胞株(Hep-2/Tiam1)。通过MTT、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Tiam1过表达后对Hep-2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喉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进一步在体内水平观察Tiam1对喉癌的增殖及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MTT实验显示Hep-2/Tiam1与对照组Hep-2及转染空载体的Hep-2比较,各组之间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划痕实验显示Hep-2/Tiam1细胞的迁移距离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穿过聚碳酸酯膜的Hep-2/Tiam1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多(P<0.05)。Hep-2细胞的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成瘤率达100%。实验组Hep-2/Tiam1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与其他两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颈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Tiam1过表达后对喉癌Hep-2细胞体内外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但能增强Hep-2细胞体内外的侵袭转移能力,提示其在喉癌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页123456
    共6页52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