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声导抗测试结合鼓膜摄像在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中的应用

      2022, 28(1):98-102.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106

      关键词:鼓膜穿孔外伤声导抗鼓膜摄像
      摘要 (119)HTML (498)PDF 1.28 M (707)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测结合鼓膜摄像在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第二医院门诊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诊的37例(共44耳)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接诊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采用声导抗检测和/或鼓膜摄像检查。按照检测方法分鼓膜摄像组与联合组(声导抗检测联合鼓膜摄像),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鼓膜摄像组在检测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中的灵敏度为91.12%、特异度为50.00%、准确度为81.82%;联合组在检测外伤性鼓膜穿孔诊断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100%,两组检测方法相比,联合组均高于鼓膜摄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凭借鼓膜摄像容易发生漏诊误诊,声导抗检测结合鼓膜摄像用于诊断外伤性鼓膜穿孔,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更高。

    •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

      2021, 27(3):325-328.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070

      关键词:鼻内镜外伤性视神经病视神经减压术
      摘要 (53)HTML (329)PDF 1.03 M (219)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区耳鼻咽喉医院2015—2018年21例TON患者经过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经鼻内镜行视神经减压术,术后以提高患者视力级别作为判断临床疗效的标准。结果 术后常规予抗生素及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4例术前无光感,术后有效6例,有效率42.9%。7例术前有残余光感,术后有效5例,有效率71.4%。伤后7 d内手术13例,术后有效9例,有效率69.2%。伤后7 d后手术8例,术后有效2例,有效率25.0%。结论 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是治疗TON的有效方式,患者术前是否有残余光感及手术时机选择是否在7 d内对预后至关重要。

    •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1, 27(3):361-364.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103174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治疗视神经减压术神经保护及再生
      摘要 (696)HTML (382)PDF 869.77 K (1081)收藏

      摘要: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为头部或颅面部外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多为青壮年,是一种发病率不高但可导致严重视力减退的颅脑外伤并发性疾病,可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易延误确诊,且缺乏统一的治疗指导方案,各治疗手段临床治疗效果各异。本文通过查阅最新相关文献,对TO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影像导航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

      2020, 26(6):655-65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006011

      关键词: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影像导航|外伤性视神经病
      摘要 (32)HTML (0)PDF 1.08 K (116)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影像导航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TO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0例TON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对TON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总有效率为60.0%(12/20),其中术前有光感及以上者有效率为100.0%(6/6),无光感者有效率为42.9%(6/14)。受伤1周内手术者,有效率75.0%(9/12)。术前CT显示视神经管骨折者,有效率为22.2%(2/9)。单因素与多因素结果均显示:术前视力、CT显示视神经管骨折是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是治疗TON的有效手段。术前有光感及以上是视力改善的保护性因素,术前CT显示视神经管骨折是视力无改善的危险性因素。对于伴有复杂颅面部外伤的患者,影像导航的应用可以达到精准定位,有效减压的目的,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

    • 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整形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的临床分析

      2019, 25(2):139-142.

      关键词:鼻内镜|鼻整形|鼻中隔偏曲|外伤性歪鼻|自体软骨
      摘要 (90)HTML (0)PDF 1.24 K (484)收藏

      摘要:目的对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和肋软骨)鼻整形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7~2018年20 例陈旧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鼻小柱倒“V”型切口暴露松解并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及骨质,针对不同患者设计使用不同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和肋软骨)矫正鼻中隔骨性或软骨性支架,对鼻尖、鼻背及外鼻重新塑形。结果随访3~12个月,行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整形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鼻外形及通气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更好,无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结论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整形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同期解决了鼻部畸形和鼻通气功能,实现了美容和功能的统一,同时减少了手术治疗的次数和费用,可行性高。

    • 导航系统在头面部外伤深部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2019, 25(3):266-27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09

      关键词:头面部外伤|异物取出术|导航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异物
      摘要 (47)HTML (0)PDF 1.25 K (212)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头面部深部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及推广的可能性。方法本次研究收录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15年9月~2018年5月收治的6例头面部外伤深部异物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1例。鼻腔、鼻窦异物2例、头面部枪击伤异物1例、咽后间隙异物1例、舌根异物2例。所有病例均于急诊行局部清创止血等初步处理,并予局部换药、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入院后根据术前CT资料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于全麻下行实时导航下头面部深部异物取出术。结果本组患者共取出鼻腔、鼻窦金属异物2例、头面部枪击伤金属散弹异物1例、咽后间隙金属异物1例、舌根鱼刺异物2例。所有患者术中均未伤及重要血管及神经,异物完整并安全取出。术后随访3个月,复查CT,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异物无残留。结论对于头面部外伤异物残留的患者,术前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实时导航有利于快速精准地找到异物并完整安全地取出,同时可避开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避免近期及远期手术并发症。

    • 易延误诊治的耳外伤后外耳道胆脂瘤

      2019, 25(3):271-280.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903010

      关键词:外耳道胆脂瘤| 耳外科手术|外伤性
      摘要 (72)HTML (0)PDF 865.00 Byte (234)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耳外伤后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11例外伤后外耳道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病史、耳内镜检查、听功能检测、颞骨CT及手术所见等方面总结分析其特征。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颅外伤史,其中车祸伤致颞骨骨折7例,工地砸伤颞骨骨折3例,狗咬伤1例,均以听力下降为主要症状,伴不同程度的耳闷、耳流脓、耳痛、耳鸣等症状。外伤时间3个月至4年,纯音听阈显示患耳为传导性听力损失,0.5~4 kHz气导平均听阈为(42.10±3.50)dBHL,治疗后3、6、9、12个月,患者纯音听阀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颞骨CT显示,11例患者外耳道均有密度增高影,其中6例上鼓室、鼓窦、乳突区见密度增高影。手术清除病变,通畅引流,11例均治愈。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结论对于外耳道损伤后逐渐有原因不明的听力下降要警惕外耳道胆脂瘤的发生,除脑脊液耳漏外,外耳道裂伤建议碘仿纱条填压并定期追踪观察,防治瘢痕狭窄发生。

    • 颈部外伤的抢救体会

      2018, 24(1):76-78.

      关键词:颈部外伤|诊断和治疗|抢救体会
      摘要 (59)HTML (0)PDF 781.00 Byte (326)收藏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颈部外伤的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救治的17例颈部外伤患者,对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颈部外伤者中颈部牛挑伤3 例,刎颈 2 例,锐器砍伤6例,车祸挤压撞击伤 5 例,爆炸异物刺伤1例。开放性损伤15例,闭合性损伤 2例。结果本组中抢救成功15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15患者中,14例创口I期愈合,1例患者创口因为切口感染换药后Ⅲ期愈合;1例气管切开合并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半年行支撑喉镜下杓状软骨切除术,城垛式气管成形术,并拔除气管套管,无咽瘘、气管食管瘘、喉狭窄等并发症发生;2例声嘶明显,电子喉镜检查提示左侧声带固定1例,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声嘶明显好转,进食呛咳改善;左侧声带膜部瘀血1例,出院后3个月随访,声嘶完全改善。抢救成功15例患者术后均无偏瘫、失语、视力下降、复视等。结论迅速、准确的判断颈部外伤的严重程度,及时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如颈部探查修复术、ICU抢救治疗等可有效挽回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颈部外伤的诊治体会

      2018, 24(5):478-48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1805021

      关键词:颈部外伤|异物|开放性|闭合性
      摘要 (39)HTML (0)PDF 841.00 Byte (346)收藏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颈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与体会。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2008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颈部外伤患者19例,其中男15例,女4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46.4岁,病程0.5 h至2个月。19例患者中颈部异物9例(6例金属异物、3例玻璃异物)、开放性颈部外伤8例、闭合性颈部外伤2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发病原因及病情,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及治疗方法。结果19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随访6个月,无死亡病例,无气管及食管瘘,仅1例并发一定程度的声音嘶哑。结论在颈部外伤的诊治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是关键,其次进行异物清除、喉气管功能重建及血管、神经吻合,减少术后功能损失。

    • 早期与中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差异探讨

      2017, 23(3):247-250.

      关键词:颅脑外伤|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疗效
      摘要 (150)HTML (0)PDF 862.00 Byte (254)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早、中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为脑外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诊治的60例颅脑外伤后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将入选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分流术后的3~6个月时间内行颅骨修补术(即中期颅骨修补),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早期同时行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统计、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格拉斯哥临床预后评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优良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5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格拉斯哥疗效评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临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外伤的外科治疗中,运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及临床疗效,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可行的外科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一页123
    共3页24条记录 跳转到GO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