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9(5):41-45.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322329
摘要:目的 探讨单侧上颌窦真菌球(UMFB)与上颌窦解剖参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UMFB患者的鼻窦CT资料,应用Mimics 21.0软件对双侧上颌窦进行三维重建,同时测量计算患侧与健侧上颌窦的容积、表面积、气化系数、骨壁厚度及密度等解剖参数,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UMFB患者的双侧上颌窦中,患侧上颌窦容积、内表面积、气化系数、上下径均较健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径、前后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上颌窦骨壁厚度及密度均较健侧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UMFB患侧上颌窦解剖参数与Lund-Mackay评分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UMFB更好发于上颌窦容积、表面积、气化系数以及上下径较小的一侧。上颌窦骨壁厚度及密度增大对于诊断UMFB具有一定价值。
2022, 28(4):25-29.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21343
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球性上颌窦炎的不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49例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和术后随访,对其不同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真菌球性上颌窦炎。根据临床资料可分为4种不同的临床特征:①单纯真菌球性上颌窦炎21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头痛、脓涕、涕血、鼻塞;术中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②无症状型15例:此型主要是体检或者其他疾病检查无意发现,鼻窦影像学特点有典型的真菌性鼻窦炎特征,术中对上颌窦开放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给予鼻腔冲洗;③合并鼻息肉8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鼻塞、脓涕、头痛、头晕等症状。手术以切除鼻息肉,开放上颌窦并适当扩大窦口,术后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④合并变应性鼻炎5例: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涕血、鼻塞伴喷嚏、清涕、鼻痒等变应性鼻炎症状,术中可见病变窦腔内黏膜水肿,呈息肉样变。开放上颌窦并扩大窦口,术后给予变应性鼻炎治疗同时给予鼻腔冲洗,当病变位于上颌窦前、内下、底壁时,在0°内镜下加行改良泪前隐窝入路手术。结论 根据真菌球性上颌窦炎其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型有利于精准诊治;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入路可以减少手术后复发,改善预后。
2013, 19(5):420-422.
摘要:目的探讨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临床特征及经鼻内镜下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21例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所有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中,颞部头痛或眼外侧胀痛患者14例;涕中带血5例、视力下降2例。均行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其中12例经嗅裂蝶窦开口处入路,5例经蝶窦前下壁开窗入路,4例经翼突根部入路。结果术中及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生长良好,蝶窦口开放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鼻窦CT检查有助于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诊断,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和病灶获得彻底清除的优点,对于防止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0, 16(1):47-49.
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真菌球型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15例鼻腔鼻窦真菌球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上颌窦12例,原发于后组鼻窦3例。结果 15例中14例一次性治愈,随访0.6~2年无复发,1例后组鼻窦真菌球型于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对回吸性血痰、持续性鼻塞、鼻腔异味、鼻根部或面颊部疼痛、单侧头痛或深部头痛应行鼻窦CT和鼻内镜检查,手术中清除病变组织和霉菌团块后,尽量扩大病变鼻窦开口,改变真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减少复发。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