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2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不同分型鼓室硬化的听力学特点与术后疗效分析

      2024, 30(1):16-21.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423228

      关键词:鼓室硬化纯音测听术后疗效
      摘要 (96)HTML (221)PDF 994.41 K (601)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分型鼓室硬化患者的听力学特点,探讨其手术治疗效果,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135耳)鼓室硬化手术患者,对比手术前后听力学资料。结果 Ⅰ、Ⅱ型鼓室硬化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耳聋(分别为71.4%、68.8%),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混合性耳聋出现的比例更高(66.7%)。各型鼓室硬化的听力曲线以平坦型为主。卡哈切迹出现率为13.3%(18/135),Ⅳ型鼓室硬化患者中38.9%患者听力图出现了卡哈切迹。各型鼓室硬化患者(除Ⅲ型鼓室硬化外)术后气骨导差(ABG)和气导平均听阈(PTA)均较术前降低。Ⅰ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高(79.0%),Ⅳ型鼓室硬化的手术成功率最低(63.9%)。结论 各型鼓室硬化患者听力图多呈现平坦型曲线,混合性耳聋最多见于Ⅳ型鼓室硬化,卡哈切迹的出现可提示镫骨的固定。手术清除鼓室内硬化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Ⅰ型鼓室硬化术后成功率最高,Ⅳ型鼓室硬化最低。

    •  NADPH氧化酶在鼓室硬化症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2018, 24(3):248-251,256.

      关键词: NADPH氧化酶|鼓室硬化症|氧化性损伤
      摘要 (58)HTML (0)PDF 957.00 Byte (289)收藏

      摘要: 目的研究NADPH氧化酶(NOX, NOX2及NOX3)在鼓室硬化症大鼠模型的中耳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鼓室硬化症氧化性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20只雄性、体重250~300 g的SpraguaDawley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15鼠30耳,对照组5鼠10耳):①实验组:鼓膜后上象限人工制造2 mm大小穿孔,连续饲养18 d;②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连续饲养18 d。造模完成后,利用内镜检查两组大鼠鼓膜形态;利用RTPCR法检测NOX基因的表达;采用列联表二项分类逻辑回归分析,分析鼓膜穿孔和NO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鼓室硬化和两种NO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15只大鼠全部造模成功,对照组大鼠无一出现鼓膜钙化及浑浊;RTPCR检验大部分实验组大鼠发现NOX2及NOX3基因同步表达;而对照组大部分大鼠NOX2及NOX3基因表达均为阴性,通过列联表二项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提示鼓膜穿孔可致NOX2及NOX3基因的表达增强(P<0.01),而NOX基因的激活与鼓室硬化症的发生相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穿孔导致的鼓室硬化症发病过程中,NOX是活性氧的来源之一,可能是导致鼓室硬化氧化性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2条记录 跳转到GO
出版年份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