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因芯片法检测21例耳聋患者基因突变的研究
    韩崇旭 任传利 李贵玲 汪骅 张素华 孙艳 关兵
    2012, 18(1):1-4.
    [摘要](3066) [HTML](0) [PDF 506.00 Byte](1874)
    摘要:
    目的 探讨基因芯片在耳聋基因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扬州市聋哑学校21例8~18岁的耳聋患者中4个耳聋相关基因上的9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包括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及299delAT)、GJB3(C538T)、SLC26A4(IVS72A>G、A2168G)以及线粒体12S rRNA(A1555G、C1494T)。结果 SLC26A4突变阳性率为38%(8/21),其中IVS7-2A>G杂合突变7例,IVS7-2A>G与A2168G杂合突变1例;GJB2突变阳性率为19%(4/21),其中176 del 16杂合突变〖CM)〗1例,299 delAT杂合突变1例,176 del 16与235 del C杂合突变1例,235 del C纯合突变1例。结论 基因芯片是一种筛查耳聋基因的高效、经济、简便、灵敏及特异性方法。 
    2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悦胜
    2010, 16(4):277-281.
    [摘要](2796) [HTML](0) [PDF 2.87 K](4834)
    摘要:

    摘 要: 目的 观察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临床疗 效。 方法 对2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2个月,每天2次 (0.56 mg/d),每次每鼻孔1喷,应用2周及2个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 结果 轻度间歇性AR、中重度间歇性AR 、轻度持续性AR和中重度持续性AR应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包括打喷嚏、流清涕、鼻塞、鼻痒等)和体征不同记分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2周及2个月后显效率分别为56.4%,55.3%;有效率分别为30.9%, 31.7%;无效率为12.7%,13%。 结论 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由组织胺和炎症细胞及其介质所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治疗上是有效和安全的。

    3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在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中的作用
    2010, 16(1):31-35.
    [摘要](2660) [HTML](0) [PDF 2.70 K](2051)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使用小剂量克拉霉素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usitis, CR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将74例诊断为CRS儿童分为常规治疗(38例)和克拉霉素治疗(36例)两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喷鼻剂糠酸莫米松喷鼻和碱性盐水行鼻腔冲洗;克拉霉素组采用上述方法加用克拉霉素,疗程为12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评估其症状,鼻内镜观察评估鼻腔,分别安排在治疗前,治疗后4、8和12周。鼻窦CT采用LundMackay评分法,分别安排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结果 两组病例经过4周治疗后,其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两组病例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明显下降(P<0.01),且克拉霉素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1);至治疗后12周,两组病例症状VAS总分和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明显下降(P<0.01),鼻窦CT评分也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疗效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长期小剂量克拉霉素应用治疗儿童CRS近期有着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4  联合靶向阻断EGFR和mTOR信号通路对鼻咽癌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张宁 刘勇 张欣 李仕晟 黄东海 邱元正 肖健云 田勇泉
    2010, 16(2):86-90.
    [摘要](2440) [HTML](0) [PDF 2.93 K](2042)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联合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对鼻咽癌细胞株CNE1及CNE2的影响。方法: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剂(Tarceva)、mTOR抑制剂(Rapamycin)单独(单独处理组)和联合处理(联合处理组)鼻咽癌细胞株CNE1及CNE2后,CCK8 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① Tarceva、Rapamycin单独处理组对CNE1和CNE2细胞株均产生剂量依赖性抗增殖作用。②联合用药组CNE1和CNE2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大于两者单独处理组生长抑制率之和(P<0.05)。③联合处理组的G1期细胞比例大于单独处理组之和(P<0.05)。联合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独处理组(P<0.05)。结论:Tarceva及Rapamycin联合靶向治疗能协同性地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这种效应可能通过增加G1期细胞阻滞及凋亡来实现。
    5  p38MAPK在慢性鼻炎大鼠嗅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赵琳 张向红 曹辉 梁建民 孙斌 王波涛
    2010, 16(4):252-256.
    [摘要](2355) [HTML](0) [PDF 4.80 K](2101)
    摘要: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鼻炎大鼠嗅黏膜p38信号蛋白的表达,探讨慢性鼻炎嗅觉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性嗅觉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测定20例慢性鼻炎大鼠嗅黏膜(慢性鼻炎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大鼠嗅黏膜中p38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 慢性鼻炎组大鼠嗅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嗅腺中p38丝裂原素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鼻炎组大鼠嗅黏膜上皮层和固有层嗅腺中磷酸化的p38丝裂原素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hosphop38MAPK)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信号传导通路在慢性鼻炎大鼠嗅黏膜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
    6  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评价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疗效
    赵哲成 谭国林
    2010, 16(3):204-207.
    [摘要](2318) [HTML](0) [PDF 2.38 K](1890)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型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血管运动型鼻炎患者实施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应用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评价术前及术后2年的生活质量。结果:按症状积分评价疗效,术后2年的显效37例(82.2%),有效4例(8.9%),无效4例(8.9%)。生活质量表评价显示,术后鼻眼和非鼻眼症状、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情感状态都显著改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也显著增强。鼻眼症状中改善最显著的是喷嚏和清涕。术后量表总评分下降超过50%的39例(86.7%),总评分下降未超过20%的3例(6.7%)。结论:使用鼻炎症状积分或鼻结膜炎生存质量表对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显示该手术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7  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和复发的再治疗
    赵飞帆 陈雷 王荣光 韩东一
    2010, 16(3):185-188.
    [摘要](2283) [HTML](0) [PDF 2.65 K](2095)
    摘要:
    目的:分析脑脊液鼻漏经过开颅修补、经蝶显微镜修补及鼻内镜修补后,再次出现脑脊液鼻漏的原因,探讨改进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7年经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脊液鼻漏治疗失败及复发的15患者(其中4例病史同时有修补失败与复发),并分析脑脊液漏的原因、部位、影像特点、修补材料,修补失败的原因。结果:修补术后失败病例10例次,其中自发性漏5例,外伤性漏3例,医源性2例。修补成功后随访1个月以上复发者9例次,其中自发性漏3例,外伤性漏4例,医源性漏2例。随访11~39个月,未再复发。结论:外伤性额窦性漏多位于后壁或下壁,建议经鼻额眶上缘或冠状开颅修补。外伤性漏易导致多处隐性漏口,即使已发现一处明显漏口,仍须检查所有易发部位。不同原因的漏口在修补中均须扩大新鲜创面,行大块阔筋膜夹层修补。有放疗病史和体重指数(BMI)超标者为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和复发的危险因素。
    8  靶向增强型TK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中的作用研究
    钱宇虹 文忠 赖肖芬 于超生 关小芳
    2010, 16(3):161-168.
    [摘要](2209) [HTML](0) [PDF 5.91 K](1906)
    摘要:

    目的:探讨hTERT启动子及CMV增强子双调控机制的增强型表达载体pGL3basicEGFPTKhTERTpCMV enhancer在鼻咽癌细胞中的靶向杀伤效应。方法:构建靶向性增强型hTERT启动子及CMV增强子双调控TK表达载体pGL3basicEGFPTKhTRETpCMV enhancer,并以单启动子载体pGL3basicEGFPTKhTRETp作为对照组,分别转染端粒酶阳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58F、人乳腺癌细胞MCF7(阳性对照)及正常人血管内皮细胞ECV(阴性对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TK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TK基因mRNA定量表达差异,Stretch PCR法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MTT法分析杀灭鼻咽癌细胞的效果等作为检验指标。结果:①该增强型表达载体转染58F细胞及MCF7细胞后的绿色荧光表达及TK基因的mRNA表达均强于单启动子pGL3basicEGFPTKhTRETp组;而ECV细胞只有极微弱的绿色荧光和极弱的TK基因的mRN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增强型载体组A值较对照组单启动子组明显增高,是单启动子组的2~5倍。Stretch PCR法检测转染前后58F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被抑制。②加入GCV后增强载体组对鼻咽癌58F 细胞及乳腺癌MCF 7细胞体外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均高于单启动子载体组、不加GCV的增强型载体组、空载体组及空白对照组。结论:以hTERT启动子及CMV增强子双调控机制介导TK基因的新型靶向增强型表达载体能够高效靶向性杀灭鼻咽癌细胞,这种新型高效靶向增强型载体有可能成为一种针对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具有较为广泛抗癌谱的恶性肿瘤临床靶向基因治疗的新策略。

    9  腮腺良性肿瘤切除附143例报告
    刘及 苏少武 谢飞虎 杨培新
    2011, 17(3):185-188.
    [摘要](2207) [HTML](0) [PDF 337.00 Byte](1763)
    摘要:

    目的 分析腮腺良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8月~2009年12月143例行腮腺良性肿瘤手术资料,其中腮腺浅叶肿瘤115例,深叶肿瘤28例。病理诊断Warthin瘤69例(占48.28%),混合瘤 63例(占44.06%)。其中有5例为双侧。行腮腺浅叶区域切除术73例,腮腺浅叶切除术42例,腮腺部分浅叶切除+深叶肿瘤切除 13 例,腮腺全切除12例,保留腮腺浅叶的深叶肿瘤切除3例。术中均解剖和保护面神经。保留腮腺导管89例。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中面神经损伤18例,术后半年内2例恢复不全。术后面神经不全麻痹者28例,均在2个月内完全恢复。涎瘘11例,半年内痊愈。Frey综合征6例。肿瘤复发2例。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以腮腺浅叶区域切除为首选术式,腮腺浅叶切除为补充。深叶肿瘤可部分解剖面神经,酌情保留腮腺浅叶,使腮腺的功能和外观得到改善。术中勿苛求面神经支干的绝对干净。合理使用电刀可减少术中出血、面神经损伤及术后涎瘘。

    10  喉神经内分泌癌2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张静 薛刚 尚小领 李秀斌
    2011, 17(3):196-198.
    [摘要](2169) [HTML](0) [PDF 311.00 Byte](1819)
    摘要:

    目的 探讨喉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表现,并对其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2例喉神经内分泌癌临床表现、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肿瘤均位于声门上区,直径<2 cm,病变局限,非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术前依靠病理确诊,采取喉部分切除,1例随访6 年,未见复发及转移;另1例仍在随访中。结论 喉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症状、体征、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熟悉其临床特征,对术前正确诊断、术中术式的选择及术后放疗、化疗的配合应用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11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外科治疗初探
    陈伟雄 王跃建 张剑利 何发尧 郑立岗 朱肇峰 曾勇 汤苏成 汪雷
    2010, 16(3):200-203.
    [摘要](2108) [HTML](0) [PDF 3.70 K](2257)
    摘要: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外科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04~2009年我科治疗的鼻咽癌放疗后吞咽障碍的14例患者,根据其症状、体征及临床资料,对7例患者行环咽肌切断术,7例患者进行食管颈部造瘘术。结果:7例行环咽肌切断术的病例,5例有效,患者进食时间缩短,体重增加;2例无效,最后被迫接受胃造瘘手术。7例接受食管颈部造瘘术的病例,术后造瘘口稳定,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环咽肌切断术和食管颈部造瘘术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有效手段,对复合脑神经损伤康复训练无效果者及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放射线损伤对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及再生的影响
    何观文 陈志宏 肖文惠
    2010, 16(2):91-94.
    [摘要](2089) [HTML](0) [PDF 3.17 K](1831)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线损伤后小鼠嗅上皮细胞凋亡和再生情况,探讨放射治疗后嗅觉障碍的致病机制。方法:以4 Gy的X射线照射小鼠鼻部,建立放射线损伤小鼠嗅黏膜的动物模型分别于照射前及照射后第1,3,6,12,60天分批处死动物取材;TUNEL法检测嗅上皮中细胞凋亡,BrdU掺入免疫组化检测基底细胞再生。结果:放射线损伤后小鼠嗅上皮凋亡细胞显著增多(P<0.01),基底细胞再生也相应增多(P<0.01),但再生细胞少于凋亡细胞(P<0.01)。结论:放射线损伤可促进嗅上皮细胞凋亡及基底细胞再生,但再生细胞少于凋亡细胞,二者失衡可能是放射治疗后嗅觉障碍的致病机制之一。
    13  质子泵抑制剂在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应用
    唐先龙 乔锋 庾江东 漆德良
    2010, 16(4):282-285.
    [摘要](2073) [HTML](0) [PDF 3.03 K](1995)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 inhibitors, PPI)试验性治疗在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ease, LPRD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根据反流症状指数量表The reflux symptom index, RSI)和反流检查计分量表(The reflux finding score, RFS)均为阳性的130例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治疗组和咽喉炎药物治疗组,分别治疗2周后再次追踪RSI和RFS评估。结果 2周治疗后PPI治疗组38例RSI评分下降,29例RFS评分下降,RFS评分无下降的仍有11例RSI下降,治疗前后RSI和RFS评分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咽喉炎药物治疗组17例RSI评分下降,12例RFS评分下降,治疗前后RSI和RFS评分差异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可予短期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4  负压置换加鼻腔冲洗治疗放射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姜义道 毛承刚
    2011, 17(6):454-455.
    [摘要](2069) [HTML](0) [PDF 280.00 Byte](4657)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置换加3%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在放射性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6月对35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负压置换加3%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结果 35例放射性鼻窦炎患者中,随访6个月至1年,痊愈3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负压置换加3%高渗盐水行鼻腔冲洗对于治疗放疗后鼻窦慢性炎症,消除鼻咽部痂皮及其恶臭,改善鼻腔通气有很好的疗效,适应于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此法易于操作、经济安全,具有切实可行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鼻内镜下改良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临床疗效分析
    贾全凡 邢光海 袁龙 罗通勇 徐开伦 任贤灵 邓晓奕 岳胜清
    2010, 16(3):224-225.
    [摘要](2038) [HTML](0) [PDF 1.15 K](1434)
    摘要:
    16  显微手术切除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陈凌 陈立华 凌锋 张鸿祺 李萌 李晓宇 管敏武
    2010, 16(2):105-111.
    [摘要](2033) [HTML](0) [PDF 9.19 K](1646)
    摘要:
    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适应证、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手术治疗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头部CT、MRI和全脑血管DSA检查,病变位于中脑和脑桥4例,脑桥11例,延髓1例,直径大小为(1.3±0.4)cm。采用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7例,枕下经天幕入路1例,颞下或颞枕入路4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4例。术中行脑神经监护、神经导航引导下切除病变。结果:术前所有患者均有出血史及脑神经症状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表现。16例中涉及中脑病变手术入路选择以颞下、颞枕或枕下经天幕入路为主;脑桥病变多选择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脑桥前外侧方病变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而病变位于延髓者以枕下后正中经小脑延髓裂四脑室入路为主。显微镜下将肿瘤全切,无手术死亡。随访4~48个月。16例均无复发及再出血者。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个体化地选择显微手术入路、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以及神经导航导引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把握好手术时机,积极手术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治愈目的。
    17  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22,上海)
    余少卿,王向东,徐睿,陈建军,孟娟,杨钦泰,孟粹达,许元腾,谢志海,孙悦奇,许成利,王英,杨玉成,刘锋,张维天,赵可庆,唐隽,杨艳丽,陆美萍,邱前辉,杨贵,喻国冻,赵长青,左可军,石照辉,魏欣,叶惠平,孙斌,安云芳,孙亚男,曾明,许昱,巴罗,张天虹,王洪田,章如新,顾瑜蓉,谭国林,叶菁,李华斌,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
    2022, 28(1):7-17. DOI: 10.11798/j.issn.1007-1520.202201001
    [摘要](2033) [HTML](1581) [PDF 1.16 M](3248)
    摘要: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变应原致敏和激发引起的、有神经介质参与的特异性IgE介导的、Th2类型鼻黏膜慢性炎症。AR的外科手术作为二线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顽固性鼻塞和鼻黏膜高分泌及高敏感性反应,临床上推荐酌情使用。但目前AR的外科手术还存在一些争议性问题,诸如适应证的选择、并发症规避及疗效评价等。有鉴于此,中国鼻病研究协作组召集国内中青年鼻科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AR的外科手术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AR手术治疗历史、相关解剖与生理病理学原理等角度出发,系统总结了AR手术治疗中的相关机制、手术方式与适应证选择,以及并发症处理与注意事项等,旨在指导并规范临床医师开展AR外科手术治疗,以期进一步拓展AR的治疗方式并提高相应的治疗疗效。
    18  新疆喀什地区变应性鼻炎与STAT6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
    尔西丁·买买提 阿米娜·阿布来孜 戴江红 姜孝芳 吐尔逊江·艾力 高丽
    2010, 16(3):181-184.
    [摘要](2015) [HTML](0) [PDF 2.44 K](1587)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探讨STAT6链上1570 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9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病例组)和42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STAT6基因1570 C/T位点多态性,比较两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病例组TT、CT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43%、70.65%和23.91%;而对照组TT、CT和CC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4.48%、75%和20.05%,两组的基因型分布频率和T1570和C1570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差异(P=0.644、P=0.724)。结论: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STAT6基因1570C/T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STAT6(1570C/T)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可能没有相关性。 
    19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和鼻部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胡海文 李靖 陈菲菲 高增斌
    2010, 16(4):273-276.
    [摘要](2010) [HTML](0) [PDF 2.30 K](1754)
    摘要:

    摘 要: 目的 对合并鼻部和口咽部阻塞的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进行鼻部手术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H-UPPP),探讨二者手术及不同顺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OSAHS诊断和评估手术疗效采用多道睡眠呼吸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 score, ESS)评分、体重指数(kg/m2, body mass index, BMI)和主观症状。患者按照单、双日的半随机方法分为A、B两组,A组61例先行鼻部手术,B组57例先行HUPPP。A组术后3~5个月复查评估,B组术后6~8个月复查评估。A、B两组中无效者分别再行HUPPP或鼻部手术。两组患者均在第二次手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 A组单纯鼻部手术后有效率为0,均再行HUPPP,1年后复查评估有效率78.7%(48/61)。B组单纯HUPPP有效率47.4%(27/57),1年后随访复发4例;其余30例再行鼻部手术,1年后复查评估有效率70%(21/30)。A组总有效率78.7% (48/61),B组总有效率77.2%(44/57),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697,CM( P>0.05)。A、B两组联合手术者与单纯行鼻部手术或HUPPP术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 (χ2=81.89,P<0.05;χ2=4.070,P<0.05)。A、B两组联合手术者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P>0.05)。A组单纯鼻部手术有效率与B组单纯H-UPPP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χ2=37.468,P<0.05)。结论 治疗合并鼻部和口咽部阻塞的重度OSAHS患者,原则上可先行HUPPP;无效或效果差者再行鼻部相关手术,从本组病例观察H-UPPP联合鼻部相关手术可提高有效率。

    20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39例分析
    刘刚 邓宇元 李梅芳 余丽亚 吴新正
    2011, 17(4):282-285.
    [摘要](1984) [HTML](0) [PDF 348.00 Byte](1719)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 39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骨折发生在筛窦18例,蝶窦12例,额窦9例;瘘口大小5 mm×5 mm~30 mm×30 mm。经鼻内镜找到漏口,搔刮创面后用自体材料修补,覆盖筋膜,或填塞自体肌肉封闭窦腔。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39例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 d。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 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点击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温馨提示

    本刊唯一投稿网址:www.xyosbs.com
    唯一办公邮箱:xyent@126.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731-84327210,84327469
    本刊从未委托任何单位、个人及其他网站代理征稿及办理其他业务联系,谨防上当受骗!

    关闭